左传

《左传》全称《左氏春秋》或《春秋左氏传》,是中华古籍中辉炳千秋的重要文献。《左传》起于隐公元年,止于哀公二十七年,有无经之传十一年。它详细地记载了这一时期各国的重大事件与重要人物的生平行事,它不仅是一部经书,又是一部史书,更是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。
隐公五年
【原文】
 
[经]
 
五年春〔1〕,公矢鱼于棠〔2〕。
 
夏四月,葬卫桓公。
 
秋,卫师入郕〔3〕。
 
九月,考仲子之宫〔4〕,初献六羽〔5〕。
 
邾人、郑人伐宋。
 
螟〔6〕。
 
冬十有二月辛巳,公子卒〔7〕。
 
宋人伐郑,围长葛〔8〕。
 
【注释】
 
〔1〕五年:公元前718年。
〔2〕矢:陈列。鱼:此指捕鱼的器具。棠:即唐,鲁邑,在今山东鱼台县东北。
〔3〕郕(chéng):国名,姬姓,伯爵。地在今山东范县。
〔4〕考:成,落成。仲子:鲁桓公生母,参卷首《传》。宫:此指神庙。
〔5〕初献:古代祭祀,奠爵三次,称初献、亚献、终献。羽:树雉尾于竿,古代舞者执而舞之,称羽。六羽即舞羽的人六行,每行六人。
〔6〕螟:食禾心的害虫。
〔7〕公子:即臧僖伯,鲁大夫。封于臧。
〔8〕长葛:郑邑,今河南长葛县。
 
 
【原文】
 
[传]
 
五年春,公将如棠观鱼者。臧僖伯谏曰:“凡物不足以讲大事〔1〕,其材不足以备器用〔2〕,则君不举焉。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〔3〕。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〔4〕,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〔5〕。不轨不物,谓之乱政。乱政亟行,所以败也。故春蒐夏苗,秋狝冬狩〔6〕,皆于农隙以讲事也。三年而治兵〔7〕,入而振旅〔8〕,归而饮至〔9〕,以数军实〔10〕。昭文章〔11〕,明贵贱,辨等列,顺少长,习威仪也。鸟兽之肉不登于俎〔12〕,皮革齿牙、骨角毛羽不登于器,则公不射,古之制也。若夫山林川泽之实,器用之资,皂隶之事〔13〕,官司之守,非君所及也。”公曰:“吾将略地焉〔14〕。”遂往,陈鱼而观之,僖伯称疾,不从。书曰“公矢鱼于棠”,非礼也,且言远地也。
 
【注释】
 
〔1〕讲:讲习。大事:指祭祀与军事。
〔2〕器用:礼器及军用。
〔3〕纳:纳入。轨物:法度与礼制。
〔4〕度:衡量。
〔5〕章:发扬。
〔6〕春蒐夏苗,秋狝冬狩:蒐、苗、狝、狩分别为四季打猎的称呼。蒐,搜索,猎取没怀胎的兽;苗,猎取践坏庄稼的兽;狝,杀死兽;狩,围猎,各种兽均可取。
〔7〕治兵:外出整治军队。
〔8〕振旅:回来时整顿军伍。
〔9〕饮至:诸侯外出朝觐、会盟、作战归来,到宗庙中饮酒庆贺。
〔10〕军实:指车马、人数、器械及所获物品。
〔11〕昭:表明。文章:服饰、旌旗的颜色花纹。
〔12〕登:装入。俎:祭祀时所用的礼器。
〔13〕皂隶:下等贱役。
〔14〕略地:巡视边境。
 
 
【原文】
 
曲沃庄伯以郑人、邢人伐翼〔1〕,王使尹氏、武氏助之〔2〕。翼侯奔随〔3〕。
 
夏,葬卫桓公。卫乱,是以缓。
 
【注释】
 
〔1〕曲沃:在今山西闻喜县。晋昭侯封其叔父成师于曲沃。事详后桓公二年。庄伯为成师子。翼:晋邑,曾为晋都城,在今山西翼城县东。
〔2〕尹氏、武氏:都是周世族大夫。
〔3〕翼侯:即晋鄂侯,昭侯子,孝侯弟。随:晋地,在今山西介休县。
 
 
【原文】
 
四月,郑人侵卫牧〔1〕,以报东门之役〔2〕。卫人以燕师伐郑〔3〕。郑祭足、原繁、泄驾以三军军其前,使曼伯与子元潜军军其后。燕人畏郑三军而不虞制人〔4〕。六月,郑二公子以制人败燕师于北制〔5〕。君子曰:“不备不虞,不可以师。”
 
【注释】
 
〔1〕牧:卫地,在今河南汲县。
〔2〕东门之役:见隐公四年。
〔3〕燕:南燕国,地在今河南汲县西。
〔4〕制:郑邑,一名虎牢。
〔5〕二公子:即曼伯、子元。
 
 
【原文】
 
曲沃叛王。秋,王命虢公伐曲沃而立哀侯于翼〔1〕。
 
卫之乱也,郕人侵卫,故卫师入郕。
 
【注释】
 
〔1〕哀侯:晋鄂侯子,名光。
 
 
【原文】
 
九月,考仲子之宫,将《万》焉〔1〕。公问羽数于众仲。对曰:“天子用八〔2〕,诸侯用六,大夫四,士二。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〔3〕,故自八以下。”公从之。于是初献六羽,始用六佾也〔4〕。
 
【注释】
 
〔1〕万:舞名。
〔2〕八:指八行,六十四人。下六为六行三十六人,四为四行十六人,二为二行四人。
〔3〕节:调节。八音:指金(钟)、石(磬)、丝(琴、瑟)、竹(箫管)、土(埙)、木(柷、敔)、匏(笙)、革(鼓)。行:传播。八风:东方谷风,东南方清明风,南方凯风,西南方凉风,西方阊阖风,西北方不周风,北方广莫风,东北方融风。
〔4〕佾(yì):乐舞的行列。
 
 
【原文】
 
宋人取邾田。邾人告于郑曰:“请君释憾于宋,敝邑为道〔1〕。”郑人以王师会之,伐宋,入其郛〔2〕,以报东门之役。宋人使来告命〔3〕。公闻其入郛也,将救之,问于使者曰:“师何及?”对曰:“未及国。”公怒,乃止,辞使者曰:“君命寡人同恤社稷之难〔4〕,今问诸使者,曰‘师未及国’,非寡人之所敢知也。”
 
【注释】
 
〔1〕道:向导。
〔2〕郛:外城。
〔3〕告命:即策书,指以国君名义发往他国的文书。
〔4〕恤:忧虑。
 
 
【原文】
 
冬十二月辛巳,臧僖伯卒。公曰:“叔父有憾于寡人〔1〕,寡人弗敢忘。”葬之加一等。
 
宋人伐郑,围长葛,以报入郛之役也。
 
【注释】
 
〔1〕叔父:诸侯称同姓大夫,长曰伯父,少曰叔父。有憾:指谏阻观捕鱼而隐公不听从的不愉快事。
 
【翻译】
 
[经]
 
五年春,隐公在棠地陈列捕鱼的器具。
 
夏四月,安葬卫桓公。
 
秋,卫国军队攻入郕国。
 
九月,仲子神庙落成,初献用六行人舞羽。
 
邾国人、郑国人攻打宋国。
 
有螟虫为害。
 
冬十二月辛巳,公子去世。
 
宋国人攻打郑国,包围长葛。
 
[传]
 
五年春,隐公将去棠地观看捕鱼。臧僖伯进谏说:“凡是物品不能用来讲习祭祀和军事,它的材料不能用来制作礼器和兵器,国君就不会对它有所举动。国君是要把百姓纳入法度与礼制中去的人。因此,讲习大事用来衡量法度的程度称作法度,选取材料用来发扬礼制的光采称作礼制。既不合乎法度,又不合乎礼制,就称作乱政。乱政的次数多了,就导致国家败亡。因此,春蒐夏苗,秋狝冬狩,都是在农闲时讲习军事。每过三年演习一次,出发时整治好部队,回来时又整顿一次,完成后到宗庙去祭祀庆贺,清点车马、人员、器械及所获物品。彰显器物的文采,分清贵贱的区别,辨别等级的差阶,理清少年和老人的顺序,这是讲习威仪。鸟兽的肉不是用于祭祀,其皮革、齿牙、骨角、毛羽不是用于制造军用器具,国君就不去射它们,这是自古以来的制度。至于那山林川泽中的物产,一般器物的材料,那是下等贱役的事,有关官员的职责,不是国君所应该过问的。”隐公说:“我要去巡视边境。”于是前往棠地,陈设渔具让人捕鱼而观赏。臧僖伯托病,没有随从前往。《春秋》载说“隐公在棠地陈列捕鱼的器具”,是说隐公此举不合乎礼法,并且棠地远离国都。
 
曲沃庄伯带领郑国人、邢国人攻打翼邑,周天子派尹氏、武氏帮助他。晋鄂侯逃到随地。
 
夏,葬卫桓公。因为卫国发生内乱,所以推迟了。
 
四月,郑国人入侵卫国的牧地,是为了报复去年围攻郑东门这一战役。卫国人带领南燕国军队攻打郑国。郑国的祭足、原繁、泄驾带领三军驻扎在南燕军前,派曼伯与子元偷偷领兵驻扎在南燕军后面。燕国人害怕郑国的三军,却没有提防从制地来的军队。六月,郑国的曼伯与子元带着制人在北制打败了燕军。君子说:“不防备意外,不可以作战。”
 
曲沃背叛周天子。秋,周天子命令虢公讨伐曲沃,在翼地立哀侯为晋国君。
 
卫国动乱的时候,郕国人侵略卫国,所以卫国的军队攻入郕国。
 
九月,仲子的神庙落成,打算在庙内献演《万》舞。隐公向众仲询问执羽舞人的人数。众仲回答说:“天子用八行,诸侯用六行,大夫用四行,士用二行。舞是用来调节八音而传播八风的,所以从八行依次递减。”隐公听从了。于是初献时用六行人舞羽,开始用六行舞人。
 
宋国人掠取邾国的土地。邾国人告诉郑国说:“请君王对宋报复解恨,我国愿做向导。”郑国人带领周天子的军队与邾国军队会合,攻打宋国,进入了宋都的外城,用以报复去年宋围攻郑东门的战役。宋国派使者以国君的名义来鲁国告急。隐公听说郑军攻入宋都外城,将出兵求援,询问使者说:“郑军到了哪里?”使者回答说:“还没到国都。”隐公发怒,停止出兵,辞谢使者说:“君王命寡人一起为宋国的危难忧虑,现今询问使者,回答说‘郑军还没到国都’,这就不是寡人所敢知道的了。”
 
冬十二月辛巳,臧僖伯去世。隐公说:“叔父对寡人有不满,寡人不敢忘。”于是按原等级加一等安葬了他。
 
宋国人攻打郑国,包围长葛,以报复郑军攻入都城外城的战役。
上一篇:隐公四年
下一篇:隐公六年
元芳,你怎么看?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Copyright © 2017-
参考资料:《左传译注》李梦生编;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,请致邮箱:466698432@qq.com |鄂ICP备13017733号-10
型世言

《型世言》,全称《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》,是明末小说家陆人龙撰写的一部拟话本小说集,约刻于崇祯五年(1632)。型者,模也,榜样之谓也,这是一部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