僖公三十二年

【原文】
 
[经]
 
三十有二年春〔1〕,王正月。
 
夏四月己丑,郑伯捷卒〔2〕。
 
卫人侵狄。
 
秋,卫人及狄盟。
 
冬十有二月己卯,晋侯重耳卒〔3〕。
 
【注释】
 
〔1〕三十有二年:公元前628年。
〔2〕郑伯:郑文公。
〔3〕晋侯:晋公。
 
 
【原文】
 
[传]
 
三十二年春,楚鬥章请平于晋,晋阳处父报之〔1〕。晋、楚始通。
 
夏,狄有乱。卫人侵狄,狄请平焉。秋,卫人及狄盟。
 
【注释】
 
〔1〕报:回聘。
 
 
【原文】
 
冬,晋文公卒。庚辰,将殡于曲沃〔1〕,出绛,柩有声如牛。卜偃使大夫拜,曰:“君命大事〔2〕。将有西师过轶我〔3〕,击之,必大捷焉。”
 
杞子自郑使告于秦,曰:“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〔4〕,若潜师以来,国可得也。”穆公访诸蹇叔〔5〕,蹇叔曰:“劳师以袭远,非所闻也。师劳力竭,远主备之,无乃不可乎!师之所为,郑必知之。勤而无所,必有悖心〔6〕。且行千里,其谁不知?”公辞焉。召孟明、西乞、白乙〔7〕,使出师于东门之外。蹇叔哭之,曰:“孟子,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。”公使谓之曰:“尔何知?中寿〔8〕,尔墓之木拱矣。”蹇叔之子与师,哭而送之,曰:“晋人御师必于殽〔9〕。殽有二陵焉〔10〕:其南陵,夏后皋之墓也〔11〕;其北陵,文王之所辟风雨也。必死是间,余收尔骨焉。”秦师遂东。
 
【注释】
 
〔1〕殡:把灵柩埋葬进墓穴。
〔2〕大事:战争、祭祀等类事。
〔3〕轶:超越。
〔4〕管:钥匙。
〔5〕访:访问。这里有请教之意。蹇叔:秦老臣,曾为上大夫。
〔6〕悖:违逆,背叛。
〔7〕孟明:百里孟明,名视,故又称孟明视。西乞:名术。白乙:名丙。三人为秦军统帅。
〔8〕中寿:一般指六七十岁。
〔9〕殽:崤山,在今河南洛宁县西北六十里,西接陕县,东接渑池。当时为晋要塞,从秦往郑必经此地。
〔10〕二陵:两座山陵,即东、西崤山。两山相距三十五里,山多险坡,路窄难行。
〔11〕夏后皋:夏帝皋。后,帝,天子。
 
【翻译】
 
[经]
 
三十二年春,周历正月。
 
夏四月己丑,郑文公捷去世。
 
卫国人侵袭狄人。
 
秋,卫国人与狄人订立盟约。
 
冬十二月己卯,晋文公重耳去世。
 
[传]
 
三十二年春,楚鬥章到晋国请求讲和,晋阳处父去楚国回聘。晋、楚两国开始往来。
 
夏,狄人发生内乱。卫国人侵袭狄人。狄请求讲和。秋,卫国人与狄人订立盟约。
 
冬,晋文公去世。庚辰,准备把晋文公的灵柩运送到曲沃去安葬,离开绛城,灵柩中发出像牛鸣似的声音。卜偃叫大夫们下拜,说:“国君在发布军事命令。不久会有秦国军队越过我国边境,如果出击,一定大胜。”
 
杞子从郑国派人报告秦穆公,说:“郑国人派我掌管他们的北门钥匙,如果派兵悄悄而来,可以占领郑国。”秦穆公向蹇叔请教,蹇叔说:“让军队辛苦疲劳地去偷袭远方国家,我没听说过有这样的事。军队劳苦,力量耗尽,远方的国家已经有了防备,这恐怕不行吧?我们军队的行动,郑国必然会知道。辛苦一场而无所得,士兵一定会产生不满。再说行军千里之远,谁会不知道呢?”秦穆公不接受他的意见。召见孟明、西乞、白乙,让他们在东门外出兵。蹇叔哭着送行,说:“孟明,我看到军队出去但不能看到他们回国了。”秦穆公派人对蹇叔说:“你知道什么?你如果活到中寿就死去,你墓上的树也已经要合抱粗了。”蹇叔的儿子参加了这支出征的队伍,蹇叔哭着送他,说:“晋国人必定会在殽山抵御我们的军队。殽山有两座山陵,那南边的山陵,有夏帝皋的坟墓;那北边的山陵,是文王曾经躲避过风雨的地方。你一定会死在两座山陵之间,我就在那里收你的尸骨吧。”秦国军队就向东进发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