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公十五年

【原文】
 
[经]
 
十有五年春〔1〕,王二月,葬卫定公。
 
三月乙巳,仲婴齐卒〔2〕。
 
癸丑,公会晋侯、卫侯、郑伯、曹伯、宋世子成、齐国佐、邾人〔3〕,同盟于戚。
 
晋侯执曹伯,归于京师。
 
公至自会。
 
夏六月,宋公固卒。
 
楚子伐郑〔4〕。
 
秋八月庚辰,葬宋共公。
 
宋华元出奔晋。
 
宋华元自晋归于宋。
 
宋杀其大夫山〔5〕。
 
宋鱼石出奔楚〔6〕。
 
冬十有一月,叔孙侨如会晋士燮、齐高无咎、宋华元、卫孙林父、郑公子、邾人会吴于钟离〔7〕。
 
许迁于叶〔8〕。
 
【注释】
 
〔1〕十有五年:公元前576年。
〔2〕仲婴齐:仲遂子,公孙归父弟。
〔3〕晋侯:晋厉公。卫侯:卫献公。郑伯:郑成公。曹伯:曹成公。
〔4〕楚子:楚共王。
〔5〕山:即荡泽,官司马,公孙寿之孙。
〔6〕鱼石:公子目夷之曾孙,官左师。
〔7〕钟离:本为小国,地在今安徽凤阳县东。
〔8〕叶:在今河南叶县。从此许为楚之附庸。
 
 
【原文】
 
[传]
 
十五年春,会于戚,讨曹成公也。执而归诸京师。书曰:“晋侯执曹伯。”不及其民也〔1〕。凡君不道于其民,诸侯讨而执之,则曰某人执某侯。不然,则否。
 
诸侯将见子臧于王而立之,子臧辞曰:“前志有之,曰:‘圣达节〔2〕,次守节,下失节。’为君,非吾节也。虽不能圣,敢失守乎?”遂逃,奔宋。
 
【注释】
 
〔1〕不及其民:曹成公的罪仅在杀宣公太子自立,没有危害人民。
〔2〕达节:进退裕如,知天应命,皆合乎节义。
 
 
【原文】
 
夏六月,宋共公卒。
 
楚将北师〔1〕。子囊曰〔2〕:“新与晋盟而背之,无乃不可乎?”子反曰:“敌利则进,何盟之有?”申叔时老矣,在申,闻之,曰:“子反必不免。信以守礼,礼以庇身,信礼之亡,欲免得乎?”楚子侵郑,及暴隧〔3〕,遂侵卫,及首止〔4〕。郑子罕侵楚,取新石〔5〕。栾武子欲报楚,韩献子曰:“无庸。使重其罪,民将叛之。无民,孰战?”
 
【注释】
 
〔1〕北师:北侵郑、卫。
〔2〕子囊:庄王子,共王弟子贞。
〔3〕暴隧:即暴。见文公八年注。
〔4〕首止:卫地,见桓公十八年注。
〔5〕新石:楚邑,在今河南叶县。
 
 
【原文】
 
秋八月,葬宋共公。于是华元为右师,鱼石为左师,荡泽为司马,华喜为司徒〔1〕,公孙师为司城〔2〕,向为人为大司寇,鳞朱为少司寇〔3〕,向带为大宰,鱼府为少宰。荡泽弱公室,杀公子肥〔4〕。华元曰:“我为右师,君臣之训,师所司也。今公室卑而不能正,吾罪大矣。不能治官〔5〕,敢赖宠乎〔6〕?”乃出奔晋。二华,戴族也。司城,庄族也。六官者,皆桓族也。
 
【注释】
 
〔1〕华喜:华父督的玄孙。
〔2〕公孙师:庄公孙。
〔3〕鳞朱:桓公的后代。
〔4〕公子肥:共公子。一云共公太子。
〔5〕治官:即尽职。
〔6〕赖:利。
 
 
【原文】
 
鱼石将止华元,鱼府曰:“右师反,必讨,是无桓氏也〔1〕。”鱼石曰:“右师苟获反,虽许之讨,必不敢。且多大功,国人与之,不反,惧桓氏之无祀于宋也。右师讨,犹有戌在〔2〕,桓氏虽亡,必偏〔3〕。”鱼石自止华元于河上。请讨,许之,乃反。使华喜、公孙师帅国人攻荡氏,杀子山。书曰:“宋杀其大夫山。”言背其族也〔4〕。
 
【注释】
 
〔1〕无桓氏:谓桓公一族也将受牵连被灭。
〔2〕戌:向戌,亦桓族,与华元友善。
〔3〕偏:一部分。
〔4〕言背其族:此释《春秋》不称山的族名的缘故。
 
 
【原文】
 
鱼石、向为人、鳞朱、向带、鱼府出舍于睢上〔1〕。华元使止之,不可。冬十月,华元自止之,不可,乃反。鱼府曰:“今不从,不得入矣。右师视速而言疾,有异志焉。若不我纳,今将驰矣〔2〕。”登丘而望之,则驰。骋而从之,则决睢澨〔3〕,闭门登陴矣。左师、二司寇、二宰遂出奔楚。
 
【注释】
 
〔1〕睢:睢水,流经今河南。此指宋都城外的睢水。
〔2〕驰:驾车速行。
〔3〕睢澨:指睢水堤防。
 
 
【原文】
 
华元使向戌为左师,老佐为司马〔1〕,乐裔为司寇,以靖国人。
 
【注释】
 
〔1〕老佐:戴公五世孙。
 
 
【原文】
 
晋三郤害伯宗〔1〕,谮而杀之,及栾弗忌〔2〕。伯州犁奔楚〔3〕。韩献子曰:“郤氏其不免乎!善人,天地之纪也,而骤绝之〔4〕,不亡何待?”
 
初,伯宗每朝,其妻必戒之曰:“‘盗憎主人,民恶其上〔5〕。’子好直言,必及于难。”
 
【注释】
 
〔1〕三郤:郤惏、郤犫、郤至。
〔2〕栾弗忌:伯宗的党羽。
〔3〕伯州犁:伯宗子。后仕楚为太宰。
〔4〕骤:屡。
〔5〕“盗憎”二句:为当时俗语。言主人未得罪盗贼,而盗贼憎恶主人;在上者未得罪下民,下民常毁恶在上者。
 
 
【原文】
 
十一月,会吴于钟离,始通吴也。
 
许灵公畏逼于郑,请迁于楚。辛丑,楚公子申迁许于叶。
 
【翻译】
 
[经]
 
十五年春,周历二月,安葬卫定公。
 
三月乙巳,仲婴齐去世。
 
癸丑,成公会合晋厉公、卫献公、郑成公、曹成公、宋太子成、齐国佐、邾国人,一起在戚地结盟。
 
晋厉公把曹成公抓起来送往京师。
 
成公从盟会回国。
 
夏六月,宋共公固去世。
 
楚共王攻打郑国。
 
秋八月庚辰,安葬宋共公。
 
宋华元出逃到晋国。
 
宋华元从晋国回到宋国。
 
宋国杀死它的大夫山。
 
宋鱼石出逃到楚国。
 
冬十一月,叔孙侨如会合晋士燮、齐高无咎、宋华元、卫孙林父、郑公子、邾国人在钟离与吴国人相会。
 
许国迁移到叶地。
 
[传]
 
十五年春,诸侯在戚地相会,是为了讨伐曹成公。把曹成公抓起来送往京师。《春秋》记载说:“晋侯把曹伯抓起来。”这是因为曹成公没有危害他的人民。凡是国君对人民无道,诸侯讨伐他而把他抓起来,就说“某人把某人抓起来”。否则就不作这样的记载。
 
诸侯准备让子臧进见周王并立他为国君,子臧拒绝说:“以前的志书上有这样的话,说:‘圣人通达节义,次一等的保守节义,下等的失去节义。’做国君,不合乎我的节义。我虽不能比上圣人,又怎敢失去节义呢?”于是就逃走到宋国。
 
夏六月,宋共公去世。
 
楚国准备派兵北上。子囊说:“刚刚与晋国结盟而背弃盟约,恐怕不可以吧?”子反说:“敌情有利于我们就前进,盟约管它干什么?”申叔时已经年老,住在申地,听说后,说:“子反一定难以免于祸难。信用是用来保守礼义的,礼义是用来庇护自身的,信用和礼义丢失了,想免于祸难行吗?”楚共王侵袭郑国,到达暴隧,于是就侵袭卫国,到达首止。郑子罕侵袭楚国,攻取了新石。栾武子想要对楚国报复,韩献子说:“不用。让他们加重自己的罪孽,人民就会叛离他们。失去了人民,谁为他们作战?”
 
秋八月,安葬宋共公。这时候华元任右师,鱼石任左师,荡泽任司马,华喜任司徒,公孙师任司城,向为人任大司寇,鳞朱任少司寇,向带任太宰,鱼府任少宰。荡泽要削弱公室的力量,杀死公子肥。华元说:“我任右师,国君与臣子的教导,是师所职掌的。如今公室的地位卑下我却不能拨正,我的罪过大了。做官不能尽职,怎么敢倚仗得到宠爱而取利呢?”于是出逃到晋国。二华,是戴公的族人。司城,是庄公的族人。其他六位官员,都是桓公的族人。
 
鱼石准备劝阻华元出逃,鱼府说:“右师回来,一定会讨伐荡泽,这样就会没有我们桓氏一族了。”鱼石说:“右师如果能回来,即使允许他讨伐,他也一定不敢。再说他建有许多大功,国人拥护他,他不回来,我害怕我们桓氏一族在宋国无立身之地了。右师讨伐,还有向戌能免,桓氏一族即使灭亡,也一定是灭亡一部分。”鱼石亲自在黄河边上劝阻华元别走。华元请求讨伐荡泽,鱼石同意了,华元这才回来。派遣华喜、公孙师率领国人攻击荡氏,杀了荡泽。《春秋》记载说:“宋国杀死它的大夫山。”称名而不称族,是说荡泽背叛了他的宗族。
 
鱼石、向为人、鳞朱、向带、鱼府出都居住在睢水边。华元派人劝阻他们,他们不听。冬十月,华元亲自去劝阻他们,他们不听,于是回转。鱼府说:“现在不听从,就再不能进入国都了。右师眼珠转动很快话也说得很急,他已另有打算了。如果不接纳我们,现在就要快速驾车而去了。”登上山丘眺望他,见他正飞速而归。众人驱车跟着他,他已经决开睢水堤防,关闭城门,登城设防了。左师、二司寇、二宰就出逃到楚国。
 
华元任命向戌为左师,老佐为司马,乐裔为司寇,以安定国人。
 
晋三郤陷害伯宗,诬陷他把他杀了,连带杀了栾弗忌。伯州犁逃到楚国。韩献子说:“郤氏恐怕难以免除祸难了吧!善人,是天地的纪纲,而多次加以杀害,不灭亡还等什么?”
 
起初,伯宗每次朝见,他的妻子一定要劝诫他说:“‘盗贼无缘故地憎恨主人,下民无缘故地毁恶上人。’你喜欢直言不讳,一定会蒙受祸难。”
 
十一月,与吴国在钟离相会,这是开始与吴国往来。
 
许灵公害怕郑国的逼迫,请求把国家迁到楚国去。辛丑,楚公子申把许国迁到叶地。
元芳,你怎么看?
    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