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[经]
十有五年春〔1〕,王正月,吴子夷末卒。
二月癸酉,有事于武宫〔2〕。籥入〔3〕,叔弓卒,去乐卒事。
夏,蔡朝吴出奔郑〔4〕。
六月丁巳朔,日有食之。
秋,晋荀吴帅师伐鲜虞。
冬,公如晋。
【注释】
〔1〕十有五年:公元前527年。
〔2〕武宫:武公之庙。武公为伯禽玄孙,名敖。
〔3〕籥:一种管乐器,长而六孔,文舞时所执。
〔4〕朝吴:见昭公十三年传注。
【原文】
[传]
十五年春,将禘于武公〔1〕,戒百官〔2〕。梓慎曰:“禘之日,其有咎乎!吾见赤黑之祲〔3〕,非祭祥也,丧氛也。其在莅事乎〔4〕?”二月癸酉,禘,叔弓莅事,籥入而卒,去乐,卒事,礼也。
【注释】
〔1〕禘:春天举行的例行祭祀。
〔2〕戒:告诫。
〔3〕祲:妖恶之气。
〔4〕莅事:此指主祭官。
【原文】
楚费无极害朝吴之在蔡也〔1〕,欲去之,乃谓之曰:“王唯信子,故处子于蔡。子亦长矣,而在下位,辱,必求之,吾助子请。”又谓其上之人曰:“王唯信吴,故处诸蔡,二三子莫之如也,而在其上,不亦难乎?弗图,必及于难。”夏,蔡人逐朝吴,朝吴出奔郑。王怒,曰:“余唯信吴,故置诸蔡。且微吴,吾不及此。女何故去之?”无极对曰:“臣岂不欲吴?然而前知其为人之异也〔2〕。吴在蔡,蔡必速飞。去吴,所以翦其翼也。”
【注释】
〔1〕费无极:一作费无忌,楚大夫。
〔2〕前知:早知。
【原文】
六月乙丑,王大子寿卒〔1〕。秋八月戊寅,王穆后崩〔2〕。
晋荀吴帅师伐鲜虞,围鼓〔3〕。鼓人或请以城叛,穆子弗许〔4〕。左右曰:“师徒不勤,而可以获城,何故不为?”穆子曰:“吾闻诸叔向曰:‘好恶不愆〔5〕,民知所适,事无不济。’或以吾城叛,吾所甚恶也。人以城来,吾独何好焉?赏所甚恶,若所好何?若其弗赏,是失信也,何以庇民?力能则进,否则退,量力而行。吾不可以欲城而迩奸,所丧滋多。”使鼓人杀叛人而缮守备。围鼓三月,鼓人或请降,使其民见,曰:“犹有食色,姑修而城。”军吏曰:“获城而弗取,勤民而顿兵〔6〕,何以事君?”穆子曰:“吾以事君也。获一邑而教民怠,将焉用邑?邑以贾怠,不如完旧。贾怠无卒〔7〕,弃旧不祥。鼓人能事其君,我亦能事吾君。率义不爽〔8〕,好恶不愆,城可获而民知义所,有死命而无二心,不亦可乎!”鼓人告食竭力尽,而后取之。克鼓而反,不戮一人,以鼓子鸢鞮归〔9〕。
【注释】
〔1〕王:周景王。
〔2〕穆后:太子寿之母。
〔3〕鼓:国名,姬姓,白狄之别种,时属鲜虞,地在今河北晋县。
〔4〕穆子:荀吴。
〔5〕愆:过分。
〔6〕顿兵:使军队滞留。
〔7〕无卒:没有好结果。
〔8〕率:遵循。
〔9〕鸢(yán)鞮:鼓君名。
【原文】
冬,公如晋,平丘之会故也。
十二月,晋荀跞如周,葬穆后,籍谈为介。既葬,除丧〔1〕,以文伯宴〔2〕,樽以鲁壶。王曰:“伯氏,诸侯皆有以镇抚王室,晋独无有,何也?”文伯揖籍谈,对曰:“诸侯之封也,皆受明器于王室〔3〕,以镇抚其社稷,故能荐彝器于王〔4〕。晋居深山,戎狄之与邻,而远于王室。王灵不及〔5〕,拜戎不暇〔6〕,其何以献器?”王曰:“叔氏,而忘诸乎?叔父唐叔,成王之母弟也,其反无分乎〔7〕?密须之鼓〔8〕,与其大路,文所以大蒐也。阙巩之甲〔9〕,武所以克商也。唐叔受之以处参虚〔10〕,匡有戎狄。其后襄之二路〔11〕,鏚钺、秬鬯〔12〕,彤弓、虎贲,文公受之,以有南阳之田,抚征东夏,非分而何?夫有勋而不废,有绩而载,奉之以土田,抚之以彝器,旌之以车服,明之以文章〔13〕,子孙不忘,所谓福也。福祚之不登,叔父焉在?且昔而高祖孙伯黡〔14〕,司晋之典籍,以为大政,故曰籍氏。及辛有之二子董之晋〔15〕,于是乎有董史。女,司典之后也,何故忘之?”籍谈不能对。宾出,王曰:“籍父其无后乎〔16〕!数典而忘其祖。”
【注释】
〔1〕除丧:除安葬前的丧服,换上守丧期的丧服。即除麻服葛等。
〔2〕以:与。文伯:即荀跞。
〔3〕明器:天子分封诸侯时所赐宝器。
〔4〕彝器:祭祀、饮宴时用的器具。
〔5〕灵:福。
〔6〕拜戎:与戎人周旋。
〔7〕其:岂。
〔8〕密须:即密国,姞姓,地在今甘肃灵台县。周文王伐密须,得其鼓与大路,因此田猎检阅军队。
〔9〕阙巩:国名,周武王灭之。
〔10〕参虚:为晋国分野。
〔11〕襄之二路:周襄王赐晋文公大路、戎路。
〔12〕鏚钺:斧与金钺。秬鬯:黑黍香酒。
〔13〕文章:色采装饰的器物,如车服旗帜之类。
〔14〕高祖:远祖。
〔15〕辛有:平王时人。二子:次子。
〔16〕籍父:即籍谈。
【原文】
籍谈归,以告叔向。叔向曰:“王其不终乎!吾闻之,所乐必卒焉。今王乐忧,若卒以忧,不可谓终。王一岁而有三年之丧二焉,于是乎以丧宾宴,又求彝器,乐忧甚矣,且非礼也。彝器之来,嘉功之由,非由丧也。三年之丧,虽贵遂服〔1〕,礼也。王虽弗遂,宴乐以早〔2〕,亦非礼也。礼,王之大经也。一动而失二礼,无大经矣。言以考典〔3〕,典以志经,忘经而多言举典,将焉用之?”
【注释】
〔1〕遂:终。遂服,如礼服完三年丧。
〔2〕以:同“已”。
〔3〕考:成。典:指典故。
【翻译】
[经]
十五年春,周历正月,吴王夷末去世。
二月癸酉,在武宫举行祭祀。舞籥的队伍进来,叔弓去世,撤除音乐,将祭祀举行完毕。
夏,蔡朝吴出逃到郑国。
六月丁巳朔,发生日食。
秋,晋荀吴率领军队攻打鲜虞。
冬,昭公去晋国。
[传]
十五年春,准备对武公进行禘祭,先告诫百官。梓慎说:“禘祭的日子,恐怕会发生灾祸吧!我看见有赤黑色的妖气,这不是祭祀的祥瑞,而是丧事的凶气。或许应验在主祭官身上吧?”二月癸酉,禘祭,叔弓主祭,舞籥的队伍进入而去世,撤除音乐,将祭祀举行完毕,这是合乎礼的。
楚费无极认为朝吴在蔡国对楚国不利,想赶走他,于是对他说:“君王信任的就你一人,所以把你安排在蔡国。你也已年长了,却处在下位,这是耻辱,一定要请求提升,我帮助你请求。”又对职位在朝吴之上的人说:“君王信任的就朝吴一人,所以把他安排在蔡国,各位大夫比不上他,却位在他上,不也很难安定吗?不想办法,一定会蒙受祸难。”夏,蔡国人赶走朝吴,朝吴出逃到郑国。楚平王知道后大怒,说:“我信任的就朝吴一人,所以把他安排在蔡国。再说没有朝吴,我到不了今天。你为什么要把他赶走?”费无极回答说:“我岂不想要朝吴?但是我早就知道他对楚国有异心了。朝吴在蔡国,蔡国必然迅速腾飞。赶走朝吴,正是为了剪掉蔡国的翅膀啊。”
六月乙丑,周景王太子寿去世。秋八月戊寅,王穆后去世。
晋荀吴率领军队攻打鲜虞,包围鼓国。鼓国人中有人请求叛变交出都城,荀吴不答应。左右随从说:“军队不劳累,而可以得城,为什么不干?”荀吴说:“我听到叔向说:‘喜爱、厌恶都不过分,人民知道该怎么做,事情没有办不成的。’有人带着我们的城邑叛变,这是我们十分憎恶的。别人带着城邑来,我们为什么偏偏喜欢呢?奖赏自己所十分憎恶的,对所喜爱的又怎么办?如果不加奖赏,这就是失信,又用什么庇护人民?有力量就前进,不行就后退,根据力量来办事。我们不可以因为想得到城邑而接近奸邪,这样丧失的会更多。”让鼓国人杀死他们的叛徒而修缮防御设备。包围了鼓国三个月,鼓国人有人请求投降,荀吴让鼓国人进见,说:“从脸色上看你们还吃得饱饭,姑且去修缮你们的城墙。”军吏说:“得到城邑而不取,劳累人民而滞留军队,怎么来事奉君王?”荀吴说:“我就用这方法来事奉君王。获得一个城邑而教人民懈怠,要城邑干什么?得到城邑而换来懈怠,还不如保持原先的样子。换来了懈怠就没有好结果,抛弃原先所为不吉祥。鼓国人能事奉他们的国君,我也能事奉我的国君。遵循道义而不改变,喜爱、厌恶不过分,城邑可以得到而人民知道道义所在,有拼命而没有背叛的想法,不也是可以的吗?”鼓国人报告粮食吃完力量用尽,然后占领了它。攻下鼓国回国,没杀一个人,带着鼓国国君鸢鞮回国。
冬,昭公去晋国,是由于在平丘的盟会受责备的缘故。
十二月,晋荀跞去周朝,参加穆后的葬礼,籍谈作为副使。安葬后,减换丧服,周景王与荀跞饮宴,用鲁国进贡的壶做酒尊。景王说:“伯氏,诸侯都有器具进贡以镇抚王室,唯独晋国没有,这是什么缘故?”荀跞向籍谈作揖让他回答。籍谈回答说:“诸侯受封的时候,都在王室接受了宝器,用来镇抚自己的国家,所以能把彝器贡献给天子。晋国处在深山中,与戎狄为邻,离开王室很远。天子的威福不能到达,与戎人周旋都来不及,怎么能贡献彝器?”周景王说:“叔氏,你忘记了吗?叔父唐叔,是成王的同母弟弟,难道反而没有分到赏赐的宝器吗?密须国的鼓,和它的大路,文王得到后因此而举行盛大的阅兵式。阙巩国的皮甲,武王得到了因此而战胜商朝。唐叔接受了这些而住在参虚的分野,管制戎狄。后来襄王赐给文公大路、戎路,斧钺、黑黍香酒,红色的弓和勇士,文公接受了,保有南阳的田土,安抚征伐东部诸侯,这些不是分得的宝器是什么呢?有了功勋而不废除,有了成绩就记载下来,用土地来奉养他,用彝器来安抚他,用车服来表彰他,用旌旗来显耀他,子孙不忘记,这就是福。福祚都没记住,叔父你怎么搞的?再说从前你的远祖孙伯黡,管理晋国的典籍,以主持国政,所以称为籍氏。到了辛有的次子董到了晋国,这时候才有了姓董的史官。你,是管理典籍的人的后代,为什么忘了上述的事呢?”籍谈无法回答。客人退席后,周景王说:“籍父的后代恐怕不会长久吧!他列举典故而忘记了自己的祖宗。”
籍谈回国,把情况告诉叔向。叔向说:“周王也许得不到善终了吧!我听说,对什么事快乐也为这事而死。如今天子把忧愁当欢乐,如果因为忧愁而死,就不能算善终。天子一年内碰上了两次要服丧三年的丧事,在这时候因为丧事而和来宾饮宴,又求取彝器,把忧愁当欢乐的程度很厉害了,再说这是不合乎礼的。诸侯贡献彝器,是由于嘉奖功劳,不是由于丧事。服丧三年的丧事,即使地位尊贵的人也要服满丧期,这是礼。天子即使不能服满丧期,但宴乐太早,也是不合乎礼的。礼,是天子奉行的重要规范,做一件事却违反了两项礼法规定,他就没有重要规范了。言语用来形成典故,典故用来记载规范,忘记了规范而说话很多,列举典故,有什么用处?”